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开展精准化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科技培训、管理培训、法规培训,增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信心和能力。”此后,“精准化”一词开始在干部人才的培训工作中不断地被提及。
为响应总书记号召,我们开始大力推动培训的精准化研究与实践探索,就精准培训的内涵达成了共识:“精准培训以组织发展战略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导向,以选培用一体化为前提,以数字化赋能为支撑,以合作共赢培训生态为保障,靶向式瞄准培训需求,滴灌式匹配培训供给,以期实现培训价值最大化。精准二字之中,‘精’的要义是供给,‘准’的尺度是需求。”基于这样的内涵定义,我认为精准化培训项目包含精准设计培训项目、充分发挥“双主体”作用、促使相关方深度合作和有效融合多技术方法等四个特征。
精准设计培训项目
早在2010年,《人力资源开发阅读地图》一书中就提及了培训价值创造的4-3-3模型,即“培训的有效性40%应该来自于培训前的需求分析、目标设定与项目设计;30%来自现场;30%来自培训后的巩固和转化。”书中认为,培训的有效性往往在计划的设计阶段就已经注定。这也意味着精准培训项目的计划设计必然需要更高的标准,这其中涵盖了对需求的精准把握、对目标的精准定位,以及对方案细则的精准设计等各个方面。
需求分析,挖掘痛点
在前期需求调研过程中,培训师首先需要厘清哪些问题是培训能解决的,哪些又是培训所不能解决的。在此基础上,针对前者进行深度调研,展开组织、岗位和个人多维度、全方位的分析,精准挖掘出需要解决的业务痛点和短板问题。
目标确定,量化成果
计划的目标确定必须基于精准的问题清单,精准项目的目标设定应该是可量化的、遵循SMART原则的,即具体的(Specific)、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有相关性的(Relevant)、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的(Time-bound)。同时,培训目标的设定也应该是分层级的,包括学习目标、行动目标和绩效目标等等。
综上所述,培训师理应基于可量化的目标,遵循成人学习规律,依照70-20-10学习法则,针对培训对象精选适配学习内容、授课赋能专家和学习模式方式。关注学员感受,尊重学员学习体验,以终为始,构建训前、训中、训后全流程精准的培训方案。
充分发挥“双主体”作用
所谓“双主体”,指的是培训师在培训设计和运行中的主体角色,以及学员在培训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角色。众所周知,培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交互过程,包含了学员与专家、学员与学员、学员与培训内容、学员旧知与新知之间的交互。精准的培训效果不仅取决于培训师的施策运行,更倚仗于学员对培训学习的全力以赴和全情投入。
在培训学习的交互过程中,培训师应当是更主动的一方。充分发挥培训师主体作用,是学员主体作用发挥的必要前提。精准培训中,培训师需要把握好培训班的整体节奏,有效调动各种资源,及时解决培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关注每个学员的学习状态,有效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提升学员学习热情;也需要有效引导学员建立学习信心,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推动学用转化。
综上可见,唯有培训师充分发挥其组织者、引导者和催化者的作用,才能让精准滴灌式培训真正产生效果,受训员工在培训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也才能因此凸显出来。这对培训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需要培训师长期持续深耕企业业务领域和培训学习领域,高度关注各类培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自己武装成一专多能的π型人才。可以说,培训教师的专业化是实现培训精准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促使相关方深度合作
与培训相关的各方包括企业高层、企业业务专家、人力资源部门、业务部门和培训部门等等,集团级的企业还包括二级企业等。精准培训首先必须要得到企业高层的重视,将各相关方拧成一股绳,推动深度合作,同向发力,避免培训部门唱独角戏,才能有效保证选培用一体化的培训真正实现,精准培训的目标也才能真正落地。
精准的参训学员选拔,也是实现精准培训的一个重要要素。让不需要培训的人参加培训,学得再好,对企业来说都是浪费,更遑论精准。多方联动则有助于我们从组织全局出发,遴选出最合适、最需要的人参加培训。
在各相关方中,业务部门的深度参与尤其重要。企业业务专家能帮助培训部门聚焦战略、聚焦业务、聚焦问题,深挖业务痛点和人才短板,保证全流程设计的有效实施和训后跟踪培养的有效落地。唯有让业务专家深度参与培训全过程,才能用最优秀的人培养出更优秀的人。
对培训部门而言,要以精准的培训赋能为始,抓住机遇,主动作为,积极构建各方参与的共赢培训生态。通过打造一个个精准培训项目的小切口,发挥培训平台为企业发展赋能助力的大作用,从而实现培训价值的最大化。
有效融合多技术方法
大数据、云计算和AI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是精准培训得以实现的有力技术支撑。
大数据技术 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一方面,挖掘员工绩效数据,可以准确提取组织培训和岗位培训需求;另一方面,挖掘员工基本属性和行为数据,可以精准描绘员工画像,提取个人需求。
数字化平台 各企业内部数字化平台的构建和普及,可实现海量资源的分类整合,为培训运行提供最优最精准的内容供给。
人工智能技术 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提供智能陪练、智能辅导等,将有效提高学员需求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匹配精准度。
同时,大数据和平台技术结合,将帮助培训教师精准了解学员在训前、训中和训后各个阶段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培训的精准化迭代提供助力,而培训工作的数字化转型也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精准化培训还要求我们保持对脑科学、心理学、行为设计学等领域的持续关注,将学术前沿理论运用于实践,尊重成人学习规律。采取集知识输入、经验学习、智慧共创、实践应用和复盘反思于一体的多模块、多方式培训架构。构建多场景、多挑战、多联通的交互学习,达成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对接供给,瞄准需求,如此方能让精准化培训真正大有可为、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