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站在2023年初的寒风中,对后疫情时代满怀期待;如今,却又已经到了“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时节。
即将过去的一年里,人是物非,大环境的变化早已远非昨日所盼:俄乌的战火还未消停,死海之畔又兵燹重起;《罗刹海国》的旋律响彻各大平台,温州的舅妈一“闹”而成网红,南阳该不该被“地域黑”引发了网络舆论战;海边失踪的女孩牵动着众人的心,而某些大企业的老板却风光不再甚至险陷囹圄……唯有往日乐于高谈阔论的各路“砖家”学者们却好像不约而同地噤了声。
被称为科技行业的“卡珊德拉”(Cassandra,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公主,能够预知未来)的红杉资本在最近一份题名为《适应与忍耐(Adapting to Endure)》的内部报告中提出:“不要期待经济会如过往多次发生过的那样快速反弹和复苏,划出一道‘V’字弧线——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动荡和长期修复的新常态,过去十多年的繁荣时代已经结束。”
真实情况就是如此,这一年以来,相信很多人都沉溺在夜以继日的忙碌与奔波中无暇自顾,被无助而又焦虑的情绪终日折磨;而无数企业的老板和高层也都在为了生存和发展殚精竭虑。可以说,所有体制外还在坚持发薪的老板,和体制内所有还在为了梦想坚持奋斗的人们,都是真正的英雄。
谈到选择,我忆起多年前在一家外企供职时,遇到过一位对我影响深远的领导。他是一位威严而宽厚的黑人长者,极具个人魅力。我始终记得,这位领导曾站在近千人的销售团队前,发布了一项堪称“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经营目标,面对质疑,他对所有人说了一句话:“Success is a choice!”转眼二十多年过去,回想我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从这一短促的句子里获得不同的感悟——“成功是一种选择”“成功即选择”,或者也可以说“成功,即让自己可以作出选择”。
“可以作出选择”,这意味着此时的你已然拥有了不菲的“人生资产”,比如选择时所需的智慧、能力,以及面对选择结果的担当。无论是多么艰难的时刻,每个人都理应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可以躺平,可以离开;可以选择抱怨或赞美,也可以选择放弃或坚持;可以不停地焦虑与幻想,当然也可以让自己具备作出选择的能力。
在《培训》杂志2023年1月刊,我曾就“不忘初心:实现最终价值”“全脑思维:建立系统思维模式”“手脚落地:提升变革管理能力”等内容,对培训人可做的选择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十个月之后,如今的我们是否还有更多的选择?
选择,需要辨识趋势
我们面临的选项,从来不是如何跳槽或是辞职,而是如何与企业的管理者一道,看清大势、辨识趋势,继而判断出前路何往、机遇何在,并快速反应。很多同仁也许早已失望颓唐,但扪心自问,真的就没有机会了吗?俗话说“雨天更适合超车”,诸多事件背后正隐藏着徐徐拉开大幕的百年机遇。
TIP 这些信息背后的机遇,你看到了吗?
2.根据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定义,中国数据要素市场目前在千亿左右规模。但这一数字非常保守,在市场空间计算时主要是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等现有可测量的环节,数据交易环节和规模最大的数据分析应用环节没有纳入。仅仅数据交易环节,国内每年黑灰产市场规模就在千亿以上。目前数据要素行业刚刚处在正规化发展的初期。
3.经过8个月的意见征求,财政部于8月1日正式对外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并自2024年1月1日开始施行。
4. 据Trend 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工业元宇宙将催动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于2025年达 5400亿美元,2021至2025年复合成长率达15.35%。预计中国工业元宇宙市场将达到千亿美元规模。工信部发布《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提及了以下内容。
工业元宇宙+产线:推动人、机器、数据等关键要素的融合,构建虚实结合的产线数字孪生体。打造工业元宇宙虚拟装配空间,推动零配件辅助装配。丰富非接触式检测手段,利用虚拟仿真设备实现三维自动化、智能化质检。建设工艺仿真模型库,引导规范产线操作,提供专家远程协同指导。
工业元宇宙+工厂:布局建设工厂级元宇宙平台,打造低时延、高保真、智能决策的数字孪生系统。推动多类型工业软件集成,推进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融合应用。广泛采用沉浸交互设备实现工厂的智能巡检、远程协作等应用,打造生产运行监测系统,实现工厂生产运营各环节信息全面感知和实时反馈。
每天,网络上都会发布类似政策、分析、数据……你是身在其中,还是鸡犬不闻?如果你正就职于实体行业或者央国企,可否从这些字句中分析出哪些信息将成为领导们绩效考核表上令人焦虑的KPI指标,使其夜不能寐?
人类的大脑经历了成千上万年的进化,已经具有基于海量信息进行汇总、关联、分析,并洞察规律和趋势的能力。通过“大脑自然算法”,对即将发生的未知和不确定做出直觉上的判断,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也许这种能力在海量标准答案型的教育过程中逐渐蒙尘,但在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时,却变得无比重要。选择的智慧其实就可以在对这些数据、环境变化的敏锐感知中得到历练。
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巨变和动荡,对举国体制支持下的国防军工、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养老健康医疗等与国家硬/软实力息息相关的上下游产业而言,均是重大机遇。在过去的四十年中,我国已经在很多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而现如今,“要素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创新驱动”;但西方世界在过往三次工业革命中所积累的“管理效能驱动”能力,始终是中国企业核心能力当中的系统性缺失。如果企业身处的赛道本身不具备国家战略优先级,那么“技术降本、管理增效”在理论上确实应该是企业聚焦的战略选择。当然,缺乏这种选择定力的企业,可以排除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之外。
选择,需要“以终为始”
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当现在遇见未来,选择的前提是这里的“未来”已经被清楚地定义和清晰地描绘出来了。
在高管教练技术中,有一项非常实用的技能:“请闭上眼睛,静下心来,用直觉向我描绘一下3年和5年以后的你,分别在扮演什么角色?你正在做什么?你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们是怎样的?”此时培训对象所描述的直观的、具象化的、场景化的内容,最能体现个人心底最真实的梦想与期待——尽管这份期待很有可能与理智的思考南辕北辙。因而,在很多组织的战略部署中,一个未让组织所有关键成员达成深刻共识的战略选择,往往在执行时会寸步难行,以失败告终。
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看清本我、接纳自我、拥抱真我。对于需要选择智慧的培训人或者亟待成长的组织来说,一个引领自我、探讨自我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从再远的维度来说,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看清本我、接纳自我、拥抱真我。
而在“看清本我”的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在于能否有勇气直面心底最深处的恐惧。这些恐惧会隐藏在理智的下面,以“理智”之名操纵着人的愤怒、嫉妒、焦虑、讨好、控制、逃避、冷酷、撒谎、拖延等情绪和行为。如果培训人无法在自我觉察与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勇敢地追求和探寻,努力成为一个内在丰盈的人,那么就很难成为真正的“老师”,真正助益他人。
走向未来的过程如果被恐惧所操控,这个终点必然不是灵魂的选择。
组织关键成员内在冰山下的情绪和感受,以及他们之间的连结内容(支持、信任和对未来共同的愿景或是质疑、猜忌以及个人英雄主义等),会成为组织发展过程中隐形的力量,塑造组织的灵魂,并决定战略的成败。学习型组织、U型理论、萨提亚的成长理论体系等都是可以帮到个人或组织的有力工具。
选择,需要勇担责任
当定义了未来,并拥有选择的时候,就意味着选择的人需要承担选择所带来的全部可能的后果。如果选择留在培训这个专业赛道,那就既可能成为万千学员的良师益友和榜样,也可能就此籍籍无名,为他人做绿叶相衬,甚至可能有一天会面临无课可讲的局面,乃至于拿到“毕业证”而下岗失业。
而选择跳槽或自立门户,可能会成为耀眼的业务明星,真正实现财富自由;可能会创造一个新的生态,给自己挣得一个“创业者”的title;也可能就此重复着自己稳定殷实的小日子;还可能在之后的某个课堂遭遇失败从而开始怀疑人生;或在无所适从之后,回到企业重拾自己;当然,更可能会一着不慎以致倾家荡产,最终需要从0重启。
选择没有对错之分,也无所谓有无成功的选择。选择只关乎一件事,即基于责任,你是否有能力并乐于承担选择所带来的任何可能的后果?
“既要,又要,还要”,也许很难,但不是没有可能;
“既要,又要,还要”的人,如果不是巨婴,就是真正的强者。
艰难时刻,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有勇气选择的强者,与诸君共勉。